一种可以帮助阻止脱发和恢复毛囊的物质

June 11, 2025

韩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突破性肽类,有望在预防脱发、再生毛囊以及修复受损皮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头发虽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意义,但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保护头皮。此次研发的新型肽类,或将成为皮肤医学与美容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。

据《南华早报》报道,男性在35岁时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发。

根据美国脱发协会(AHLA)统计,雄激素性脱发(即常见的男性型脱发)在年轻群体中相当普遍。数据显示,美国约有23%的男性在35岁前出现明显脱发,且有25%从21岁起就开始脱发。值得注意的是,脱发并非男性专属问题——在所有出现局部脱发的人群中,女性约占40%。

在对脱发与毛囊生物机制的研究中,韩国科学家崔康烈教授及其团队发现,脱发患者头皮区域中CXXC5蛋白水平显著升高。该蛋白是Wnt/β-catenin信号通路的负向调控因子,而该信号通路正是毛囊形成与伤口愈合的关键机制。

毛囊修复 (来源:Digital-Human-Art)

研究显示,CXXC5与另一种名为Dishevelled(Dvl)的蛋白结合后,会阻碍毛囊的形成与再生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新型生物化合物——PTD-DBM,该化合物可阻断CXXC5与Dishevelled之间的结合。
在实验中,研究人员将PTD-DBM应用于秃毛实验鼠的皮肤,结果显示在28天内出现了明显的毛发再生现象。进一步实验发现,当PTD-DBM与Wnt信号激活剂丙戊酸(VPA)联用时,毛发再生的速度和效果更为显著。

当前的脱发治疗方法对于完全脱发者往往效果有限,因为它们主要侧重于促进现有毛发的生长,而非再生新的毛囊。此外,目前市售药物多通过抑制体内激素(如睾酮)起效,因此可能伴随多种副作用。

据《韩联社》报道,实验鼠在接受PTD-DBM处理后,仅28天便开始长出新毛发。

研究团队表示,下一阶段将重点评估该肽类物质的安全性与毒性。若证实无毒,该疗法有望成为传统植发手术的非手术性替代方案。

崔康烈教授强调,此项发现不仅识别了调节毛发生长的关键蛋白,还开发出一款可调控该信号路径、促进毛囊再生的新型药物,具有重要科学与临床意义。